为进一步提升专业课程建设质量,深化“新医科”背景下化学教学改革,2月28日,化学教研室组织开展中药学专业《有机化学》、市场营销专业《医用化学》及临床相关专业《有机化学》等三门核心课程联合磨课活动。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研讨,通过课程展示、交叉评课、专题研讨等环节,构建跨专业教学协同创新体系。
在课程设计展示环节,临床专业《有机化学》课程组创新采用“结构-性质-应用”三维教学模式,通过3D分子模型动态演示烯烃加成反应机理,结合外科手术中的PLA、PGA等手术缝合线典型案例,构建理论实践融合知识链;《医用化学》教学团队开发“知识-能力-素质”贯穿教学过程的优化体系,运用血清、胃液、唾液等pH值的差异,引出缓冲溶液的概念、组成、特点、配制及应用,促进医员工综合素质提升并培育员工科学思维能力;中药《有机化学》课程中融入中国科学院闵恩泽院士、刘有成院士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毅然回国,科技报国、造福人民,弘扬科学家创新敬业的工匠精神,培养员工的爱国精神和家国情怀。
各课程组均注重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教学,如在讲解共轭二烯烃特征反应时,引导员工理解“量变引起质变”的哲学规律,构建辩证分析物质世界的思维框架,以聚丙烯熔喷布口罩生产为例,展示化学化工行业保障物资供应的“中国速度”,深化科技报国的使命感,实现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的同频共振。经过2小时深度研讨,教研团队就构建“化学-医学应用-中药现代化”三位一体课程体系达成共识,计划联合开发跨专业教学案例库。
化学教研室将持续推进课程打磨教研活动,重点培育校级精品课程,着力打造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化学金课群,为培养新时代复合型医学人才提供有力支撑。
(太阳成集团tyc122cc 文/刘春叶、苗延青 图/成昭)
课程打磨现场